2018年1月28、29日,杭州中医智能化辅助平台调查小组开展了为期两天的探访中医智能化之路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以莲芯健康发布的一个辅助中医诊断的智能系统“悬壶台”为切入点,从技术开发层面和医院使用层面这两个方面入手,去深入了解了智能化给中医诊断带来的益处以及中医与信息技术结合推广过程所面临的问题。
老中医诊所:经验数据难以获取阻碍中医数字化推进
1月28日,医学组同学前往杭州滨江王来法中医诊所访问了中医资历很深的王来法老中医师,老先生说中医师成功的途径有两个,一是拜一个名师,潜心体悟先生的经验。二是凭借自己得到的知识,在临床实践中探索,而这种模式需要很多时间。从这里可以看出经验想要共享还是很难,每张方子都浓缩着一个医生的心血、多年的积累的,老中医师大多不愿意信息分享。另外医学数据既宝贵又敏感,只有来一个患者才能获得一份数据,同时数据还涉及隐私,很难获取。于是各个大公司以及实验室有很多研究因为高质量数据搜集困难而得不到有效推进。
省中医院:中医治疗复杂难量化对老中医师帮助不大
29日上午,医院组的成员前往浙江省中医院采访了计算中心的主任,主任表示他们医院只是为这个系统提供一些数据,帮助系统开发,但是由于医院汇集的都是资历很深的,有自己的一套判断标准的中医师,因此省中医院并没有引进使用该系统。另外他还表示中医的特色是“整体治疗”,存在个体差异,会有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的情况,因此缺乏活知识的辅助系统对经验丰富的中医师来说帮助并不大。在此次访问中,可以看出悬壶台这类中医辅助诊疗的系统,对能力较高的中医师来说帮助不是很大。
技术开发部门:不断完善智慧中医满足市场需求
29日中午,医院组前往杭州湾信息港B 座微医集团,采访了悬壶台的主要负责部门相关人员,问及对未来的发展计划时,他们表示未来还是只打算做中医,会继续改进已有的中医辅助诊疗系统,因为一方面政策在鼓励做中医,另一方面市场上西医做的人已有很多,而中医辅助治疗系统的市场需求也很大,比如刚毕业经验不足的中医生以及一些西医医院的中医科。针对系统的问题,他们表示会充分考虑市场中的医生对计算机给出的方子的意见,契合实际,安排客服人员对医生使用的反馈情况进行整理,技术人员及时做相应改进。
基层社区医生:助我医术进阶细节犹待改进
为了进一步调查中医智能辅助系统在一线的实际表现,29 号下午我们分队造访了率先试用本系统的杭州市米市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里是基层的社区医院,中医师的资历都不太高,悬壶台这种系统对他们的辅助治疗诊断上还是很有帮助的,一方面可以给他们推荐一些经典的药方,解决了有一些症状需要的几味药没记全或是不了解一些疑难症状需要的用药情况的问题,也暗中提高了资历不高的小医生开方的自信;另一方面,它的知识库学习功能对提高医师的技能有很大帮助,里面有由浅到深的内容,能够帮助忙碌的基层医生高效地习得传统医学宝库的精华。中医信息化系统被基层医院的医生接受的程度很是很高的,悬壶台系统也不例外,并已经无缝对接到医生的日常使用中了。这个产品操作起来还是很容易上手的,但仍有继续改进的空间。比如由于这个系统的数据收录的都是古方药,每次出来药剂的用量都是定死的,医生不能新增常用药剂用量,常用药剂和不常用药剂也混杂在一起,不方便医生寻找。同时也有一些药剂和症状没有录入到该系统中,这其中不乏很常用的药剂和症状,医生也没有途径及时将这些问题进行反馈。而对于医术有更高追求的医生,目前还无法获得由现有名中医的诊断、开方、疗效等生产出的“活知识”,中医师徒制的壁垒仍是不可撼动的。
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切身体会了信息化技术与中医应用中实际需求的结合,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数字化中医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了解了一些技术推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认识到了不同群体的人对技术的接受模式,并促进我们进一步思考医疗智能化的未来发展方向,为我们更加有方向性地学习专业知识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地址:杭州市浙大路38号 十大买球平台排行榜玉泉校区周亦卿科技大楼
电话:0571-87951086
邮编:310027